大学 大师 大气
掐指一算,今年已是我走出校门的第五个年头了,回忆青葱岁月——刚刚走进校门那时,曾有老师引述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言至今犹在耳边,每当提及大学办学的相关问题总是会首先想到这句话。
晚上看到土豆网上的热点推荐:南师大毕业典礼的演讲。点开来看,教师代表杨柳教授上台先说了一句很不“正统”的话——“我能站在这讲话全是同学们的功劳,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母以子贵’吧”。而后更是语出惊人“同学们你们现在还健康地活着,并且顺利地毕业了,总要感谢一下同学或舍友四年来的不杀之恩吧。” “什么事情最值得留恋呢?是打过的DOTA、打过的酱油、打过的kiss、还是打过的开水?”……
按照常理出牌,毕业典礼的教师讲话总是要寄语殷切地祝愿和厚望,再加上诲人不倦的尊尊教导。而这位老师没有又臭又长的讲话,有的只是轻松的调侃和诙谐的概括,嬉笑之间把大学期间的生活给现场回放了一遍,我想这样的讲话恐怕参加典礼的同学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能都不会忘记。但这样的讲话难免会让很多人觉得不适应,他们会板起面孔、骤起眉头表示:简直是胡闹,这是什么样子!
我个人觉得,大学的老师不同于基础教育的老师,大学的老师论教学少了统一教学大纲的束缚,论学研他们又多了些前沿的优势,所以大学的老师不是一个前卫的人那就有点失败了……于是大学教师之前卫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是学术领域的前沿理论,体现在教学方法上是贴近学生的表达方式,体现在思想上就是不拘一格的创造性思维。
回望现如今的大学们,招生时总是要提及校区占地多少公顷、设施如何优良,馆藏图书多少万册……,而鲜有提及本校有哪位名师,真是大楼宏伟,而“灵魂”却显得太过“骨感”了;侧耳倾听大学的讲台,讲授的理论年复一年,而缺乏更新,不少老师则是从他的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就直接讲什么,如此一来传道授业就变得简单起来:念念稿,画画题,考个试,判个卷如此这般一届的学生就送走了……我想,这样的大学是难以称之为大学的。
大学不仅要有大师,还得够大气!前些天看的电视剧里有那么一段,一个穷学生买不起书,把其他同学借的图书馆藏书的几页撕了下来,后来还书的时候图书馆和学员之间产生了矛盾甚至还动了手,学校做学生工作的负责人觉得“这还了得了?不严肃处理以后这种事情就还得有”而校长最后出面时却没有难为学生,他说“这个书是谁偷的我知道”他把手指向大家又收了回来笑道“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说读书人偷书不叫偷……”而后他又提出为贫困学生建立读书基金的事情,教育大家要爱惜藏书。什么叫大气,这就叫大气!再看现在的一些大学,天热学生发表言论希望学校给安个空调,学校就送了顶“聚众闹事”的帽子给人家,真是太不够大气了……
让我们身边的大学讲台上也能看到网络中的大师,让我们的学校也能变得像影视剧里的那样大气,待到那时,我们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